邢窑白瓷:承古韵匠心 展文化新姿

来源: 邢台日报   时间: 2024-05-04

17147921408404028ca828f291e51100018f419390284d4e.jpg

内丘县邢窑博物馆俯瞰。(内丘县邢白瓷文化研究中心供图)

4月24日,碧空如洗,位于内丘县的邢窑博物馆远看宛如一套白瓷茶具。馆内,游客络绎不绝,“翰林”款白釉罐、透影细白瓷杯、白釉黑彩鹅形柄三足炉……一件件隋唐乃至北朝的邢白瓷制品,在灯光映照下灿若明霞、莹润如玉。一股流淌千年的瓷都古韵扑面而来。

邢窑,因地处邢州得名,始烧于北朝,鼎盛于李唐,而后历经五代、宋、金、元等朝代,炉火延续近800年。因其产品种类丰富、胎质坚实细腻,不仅供唐皇室御用,还曾远销至印度、埃及等十几个国家,享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美誉,其遗址现存于内丘县、临城县等地。近年来,我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共建”的理念,深入发掘、保护和利用邢窑文化,让邢窑白瓷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师承古法传匠心 再现邢瓷古韵

时隔千年,史志典籍中对邢窑白瓷诸如“圆似月魂落,轻如云魄起”“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白如雪”等描述,无时无刻不叩击着世人的心弦。

不久前,一场小雨不期而至,邢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志忠下意识地望向临城县邢窑博物馆瓷窑的方向,眉头微皱。“器物在窑内的烧制要持续数十个小时,哪怕是一点儿小雨,都可能影响烧制的结果。”张志忠说,相识45载,瓷器早已融入他生活的点滴。

张志忠介绍,20世纪80年代,临城县、内丘县境内陆续发现了几十处邢瓷古窑址,出土的白瓷典雅大方、洁白似雪,让多少人为之痴迷。他下定决心也要烧出那样的好瓷器。

潜心精进拉坯技艺、天南海北搜集器型,反复调试釉色配方……以张志忠为代表的邢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师承古法,试验不辍,终于恢复古代邢白瓷的制作工艺。经过加工、造型、印模、成型、素烧、上釉、烧制等工序烧制出的仿古邢白瓷类银似雪,与唐代邢瓷十分接近。2014年,邢窑陶瓷烧制技艺还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要先拉坯……窑炉里的火苗蹿出来了。”在邢窑博物馆内,一名游客戴上VR眼镜,仿佛穿越时空,置身盛唐时期的邢窑。“我们综合应用了多媒体、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科技,给市民游客以身临其境之感,在Wi-Fi全馆覆盖的基础上,配合电子讲解,让大家走到哪听到哪。”内丘县邢白瓷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富雪莲介绍,他们还依托邢窑博物馆、邢瓷文化体验馆等,以体验研学、线上直播等形式宣传邢窑文化。开馆以来,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与此同时,邢台学院建立邢窑陶瓷研究院,开设陶瓷工艺学、邢窑陶瓷烧制技艺等十多门专业课程;内丘县制定出台政策,资助内丘籍学生攻读邢白瓷相关专业,为外地人才在内丘研发邢白瓷发放补贴;邢台市邢瓷烧制技艺研究院、内丘县职教中心持续开设创作培训班,为邢瓷文化传薪续火。

激活发展新动能 做强文化产业

4月26日,内丘县弘传邢瓷陶瓷有限公司白瓷生产车间内,耿辉敏正与学员一起查看产品质量。自幼失聪,却带领团队成功恢复仿古邢白瓷的他,始终怀着一颗回馈社会的心——每年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不仅手把手教授制瓷工艺,还包食宿、把电脑等硬件设备免费提供给学员使用。在他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身残志坚的人重燃信心,自立自强。

如今,耿辉敏和伙伴们创新推出的“牛气冲天”“白首相依”等系列邢白瓷产品畅销全国,还出口到俄罗斯、日本、西班牙等国家。

“多年来,我们积极推动内丘县邢白瓷文化产业发展,现有仿古邢瓷产品近70种,年产量超2万件(套),年销售额达800万元。”富雪莲说,他们还在加快推进“中国白瓷小镇”项目建设,计划把东磁窑沟村打造成集邢白瓷研发、生产、推介、销售于一体的白瓷小镇,进一步扩大邢窑文化的影响力,助力打造邢窑文旅品牌。

近年来,市、县政府和社会双向发力,活化利用邢窑文化。截至目前,已有近万人参与从事邢白瓷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相关产业。

文旅牵手“白瓷+” 擦亮瓷都名片

“一窑烛火烧出邢窑古韵”……“五一”假期临近,清风楼前,数十名演职人员正抓紧排练大型沉浸式情景剧《瓷都赋》。“邢窑白瓷、邢州古城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希望把二者融合,打造出新的‘爆点’。”邢台文旅集团融媒体中心主任季阳说,该剧计划于5月1日上演,将以“3D光影秀+实景演出”的形式,再现邢州成为大唐瓷都的历史。

“我们不光要恢复和传承邢白瓷烧制技艺,还要让邢窑文化活在年轻人心里,活在当下。”邢窑文献馆馆长杨松岩说,他们不断摸索适合当代陶瓷表达的材料,利用全息扫描技术捕捉邢窑古瓷的传统元素,建起电子数据库,供设计师提取,创作新的文创产品。

目前,他们已推出上百种邢白瓷文创产品,其中,融入扁鹊文化的陶瓷刮痧系列和拔罐系列产品曾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成为冬奥会特选产品;从实用性出发设计的陶瓷陪伴灯曾获省文创大赛金奖。

“没想到白瓷还能做成乐器”“它的声音让我想起了泉水……”在MV《瓷韵泉音》中,洁白雅致的瓷瓯、瓷笛,婉转悠扬、空灵纯澈的乐声,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无限遐想。“除了在线上宣传,我们还到全国各地举办展会,宣传邢窑文化。”张志忠说。

“千年迷梦——邢窑陶瓷艺术展”

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行;“南青北白”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慈溪开展;“发现邢窑——邢窑陶瓷展”走进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近年来,邢窑白瓷的“倩影”在全国各地亮相,让无数人领略到邢台这座昔日瓷都的千年古韵。

从出土自遗址的邢白瓷碎片到入藏中国工艺美术馆的仿古邢白瓷——翰林罐,再到路上驰骋的比亚迪“唐——银釉白”系列汽车、随冬奥运动员远赴海外的白瓷刮痧板,“邢窑白瓷”这张名片正以日益丰富的形态走进人们的生活,在全国乃至世界舞台熠熠生辉。


用“新”走好传承路

刘增舰

邢窑,因地处邢州得名,始烧于北朝,鼎盛于李唐,而后历经五代、宋、金、元各朝代,炉火延续近八百年。如今,我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共建”的理念,深入发掘、保护和利用邢窑文化,让邢窑白瓷焕发出时代新韵,让失传技艺时隔千年重沐天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今天,邢窑白瓷这个邢台人的“老伙计”乘着新技艺,扬起时代新帆。再璀璨的传统文化,一旦失去传承,就只能“泯然众人矣”。我们要深入挖掘邢台历史文化资源,找准文旅产业发展切入口和引爆点,将古城特色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保护弘扬邢台传统文化、延续邢台历史文脉,就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守正中创新,用“新”走好传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