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白瓷 天下白瓷之母 胜雪更多灵气
唐代茶学家陆羽在《茶经》中层这样赞美过邢窑白瓷:“邢瓷类银”、“邢瓷类雪” ,“银、雪”二字将邢窑白瓷的细白莹洁展现得淋漓尽致。邢窑位于古邢州,即今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和临城县一带,以烧白瓷著称,在唐代时器物进贡内廷,可与烧青瓷的越窑平分天下,故有“南青北白”之说。而邢窑,更是我国白瓷的发源地,由邢窑白瓷衍生出来的各个烧白瓷的窑口在唐代以后发展甚为成熟。
诗圣杜甫客居成都时,就曾写过一首关于唐代大邑白瓷的诗,称其“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寥寥数字,将白瓷的色、音、质、感描绘得淋漓尽致。而据专家考证,诗圣所描写的大邑白瓷实际上应该是受到邢窑风格影响的白瓷作品。那么,唐代真正的邢窑本窑细白瓷更是不遑多让,无论是白瓷的坯料、釉料还是工艺技法,都是我国白瓷的一大高峰。
邢窑白瓷的烧造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齐时期,这是邢窑白瓷的萌发阶段,因此白瓷尚不成熟,其胎质灰白,釉色呈乳浊的淡青色,施釉厚薄不够均匀,故而釉薄处呈乳白色,整个釉面往往泛青或闪黄。这种不成熟的白瓷一直持续到隋朝年间,到隋朝晚期终于有较大进步,白瓷的胎以白色粘土拉坯,胎薄,半透明,釉面则比较光润纯正,基本不会泛青或闪黄。在工艺上,隋代邢窑白瓷已经采用轮制成形,所以旋削工整,装烧也很讲究,施釉厚薄的均匀度亦进步很多。
在施釉工艺上,唐代邢白瓷一般内施满釉,器外釉不到底足,釉层的乳浊感比较明显,但是光泽度较弱。在唐代早中期,邢白瓷一般素光无纹,少带纹饰以凸显釉质之美,风格朴素淡雅。此时的器物款识主要有两类,均为阴刻居多。一类是“翰林”字样竖刻款,为翰林院在邢窑定烧的瓷器,多见于罐;另一类是“盈”字款器物,是大盈库在邢窑定烧的瓷器,为宫廷皇家专用,以杯碗常见。
唐代末期开始,由于战乱连连,邢窑的生产受到了极大影响,逐渐走向衰落。即使在五代时期又用过短暂的烧造,但是产品以粗白瓷占主,细白瓷几乎很难见到。五代时期的邢窑不仅规模骤缩,生产工艺也每况愈下,一直处于模仿定窑、磁州窑生产的状况,这种落后一直延续到金元时期,而且也仅仅是邢窑原址的少数窑场还处在运转中。在五代到金元的数百年间,邢窑不仅面临着各政府的苛捐杂税的盘剥,由于地理因素更是多次遭遇洪灾。最终,一代名窑难以支撑,彻底落寞在历史洪流之中了。